降价30%,这家穷鬼超市靠3块9硬刚山姆?网友:中产也需要低价
发布时间:2025-09-22 09:08 浏览量:1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图源:奥乐齐视频号
其中,奥乐齐便又甩出一轮大招——超50款商品长期降价,最高单品降幅30%!
要知道,这可不是它第一次“自砍一刀”。自2023年起,奥乐齐就像商超届的“拼多多”,一波接一波地放价。
图源:奥乐齐线上商城
从3.9元的卫生巾、5.9元的洁面柔巾、再到9.9元的洗衣液,硬生生把“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口号打进消费者心里。网友调侃它为当代“穷鬼超市”,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更是被拥护为“沪币终结者。”
但这家“穷鬼超市”在业绩上可没有一点“穷鬼”的样子。
图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发布
2024年,奥乐齐在中国全年销售额达到 20 亿元,成功跃升中国超市Top100 榜单第 61 位,被业内公认为增长最快的黑马。
这家大名鼎鼎的“穷鬼快乐屋”,成功凭借自身优势,成为了打工人的心头好。
预算有限,又想上点档次?
奥乐齐让你花点小钱就很精致
图源:小红书
对很多漂泊都市的打工人来说,钱包是真的不鼓,但“都市丽人”的面子大家都不想掉。
朋友聚会,不能总拿矿泉水上桌招待;独自居家,偶尔也想白的红的小酌一杯;劳累下班回家带点零食,不求高档,偶尔来点“小仪式感”犒劳自己也不过分。
可卡着不上不下的经费,这点“小精致”的需求就显得略微尴尬——要么买不起,要么太掉价。
图源:奥乐齐线上商城
奥乐齐的贴心之处就在于,用从个位数到百元的小钱,就能帮消费者撑起这个“面子”。大家都知道钱不好赚,但也不愿意过得寒碜。奥乐齐做的,就是让体面变得触手可及。
便宜在商超价格战中可并不少见。问题在于,单价便宜往往伴随着“掉档次”,而批量购买划算是划算了,囤货量之大也不知道该消耗到猴年马月。
图源:网络
图源:小红书
奥乐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打下来的价格,可不是从商品质量上面“抠”出来的。
比起连锁商超动辄上万的品类,奥乐齐先一步帮顾客在货源上“精挑细选”。单店整体大约只有2000个SKU,量少而精,却包含了3/4的日常必需品。
图源:奥乐齐线上商城
并且90%的商品都是自营品牌,品质和供应由奥乐齐直接把控;再加上80%的供应商来自本地周边,生鲜蔬果能轻松实现从产地到货架的“半日达”。这样一来,消费者能买得舒心,也用得安心。
高标准选品和自有品牌的高品质把控,让“好品质,够低价”的初心贯穿始终。打出“低价”和“高质”的组合拳,“性价比”就不再是“便宜捡漏”,而是“聪明消费”。
图源:奥乐齐官网
中产小资会觉得赚了,不是“消费降级”,而是从“买得贵”升级到了“买得值”;打工人则发现钱花得没负担,偶尔也能花些小钱,让自己“讲究一点”。
在购买渠道上,奥乐齐同样延续了少而精的思路。线下门店布局紧凑,品类精简,货架干净清晰,消费者一目了然,逛一圈就能买齐,有效跟“选择困难症”说拜拜。
图源:网络
线上则通过官方小程序和第三方平台,提供一小时到家的配送服务。让消费者躺在沙发上也能轻松补货,致力打造轻松购物体验。
图源:美团/饿了么APP
同时,考虑到上海的小家庭模式以及“沪漂打工人”为主力的用户基调,奥乐齐认为以“小包装”作为切入点,更能贴合本土消费偏好。
图源:2024上海统计年鉴
据2024上海统计年鉴显示,近年来上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不足3人。这意味着上海绝大多数都是1-3人的小家庭模式,如此一来,“量大管饱”的经营模式是行不通的。
图源:奥乐齐
小包装的选择,能有效规避“人少用不完”的囤积浪费。
“今日买今日毕”的安心能换来零压力零负担的购买,量少了也就能多在不同品类上尝尝鲜,还能给人带来“多重选择”的满足感。
图源:浦东日报
以有限的价格与品类创造无限的价值,奥乐齐用事实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以少取胜”。
利好顾客这条来时路
就是利好奥乐齐的未来路
不需要会员入场费、也不需要凑单满减,摆在货架上的就是明明白白的低价。
图源:小红书
奥乐齐不跟消费者玩虚的一套,这种低价可不是促销,而是这家零售巨头百年来的运营核心——低价常态化。
2023年,奥乐齐率先用“超值系列”试水,次年又连续两轮降价,覆盖200多款日常用品,而今年则是把“鲜冷猪肋排”、“三文鱼切片”等品质生鲜拉进“低价名单”,降幅高达 30%-40%。
图源:foodtalks
图源:奥乐齐
“低价卷王”的魅力还在于,一旦原料、物流等成本下降,售价就能同步下调,形成奥乐齐的“新低价”。
与其说是“打折”,不如说它是把成本波动的差价直接让利给消费者,这种机制就很难让购物成为“一锤子买卖”,毕竟低价好物谁能不爱呢?
当低价让利成为习惯,顾客的回购就能成为日常。低价换来高复购,高复购又能沉淀为“粘性消费”,最终变成奥乐齐的长期商业价值。
奥乐齐在2024年全国门店仅有55家的情况下,销量达到了20亿,这意味着单店的平均年营收就能干到3600万。而据媒体报道,早在2022年,奥乐齐的单店平均日销就达到6.4万,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图源:Foodtalks
而且低价也不“掉链子”,奥乐齐在品控和自营品牌上下的功夫,保证了消费者的“省钱不将就”。
图源:奥乐齐
采购选品方面,奥乐齐沿袭德系品控的“较真”。蔬果只挑当季产地、肉类拒绝“冻化鲜”;严格把控供货商,要做到能随时应对抽检,产品出厂还要经过层层预审和复测。
而对于自有品牌,奥乐齐自己定标准、盯生产,砍掉广告费和中间商溢价,响应“新低价”策略,把省下来的成本通通让利给顾客。
在加码中国市场时,奥乐齐也没有盲目追求规模。而是在经综合考量后,将试验田定在了上海,选择用稳扎稳打的方式跑通单店模型。
图源:奥乐齐
与其“遍地开花”,奥乐齐更在意把每家门店都打磨极致,用稳定的单店运营摸索可行的商业模式。
也正因如此,奥乐齐将中国市场“摸得很透”。
一方面,根据社区习惯灵活调整门店营业时间,友好配合中老年“买菜人群”的早市需求;还通过赠送鸡蛋牛奶等接地气的活动唤醒老年人的“血脉”;“雪姨”王琳的代言也巧妙戳中“沪”地情怀,使奥乐齐在中老年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更为亲切。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网感高”的5G冲浪人设,让奥乐齐在年轻人与打工人群体中成功破圈。
无论是对竞争对手“贴脸开大”,还是紧跟流行热梗展出的逗趣广告牌,这些自带流量的话题能够成为打工人自发传播的热点,光靠话题感就能将年轻人的目光卷到自己身上。
图源:小红书
换句话说,奥乐齐利好顾客,就是一张利好自己的黄金底牌。它把价格透明、品质稳定、本地化亲和编织成一张网,才能长久笼络住消费者的心,让“穷鬼超市”的称号不再是噱头和调侃,而是真正的竞争力。
更符合中国打工人体质的优质选择
连锁商超千万家,奥乐齐又凭什么能在其中脱颖而出,甚至敢直接叫板山姆?
图源:小红书
就山姆而言,它代表了“大而全”的美式会员店逻辑。几百元会员费作为敲门砖,搭配量贩式的大包装,对标的是中产或者成员基数大的家庭。
图源:网络
可一旦进入上海这种一线城市,主流客群恰恰是小家庭、单身人群和打工人。对他们来说,量大短保根本吃不完,也不愿花冤枉钱被迫囤货。
而奥乐齐的小包装就显得更为灵活,一个人能买得起,一个人也能吃得完。
再看同样主打会员制,价格更为实惠的盒马NB。它的打法是“快”,靠高频开店、快速扩张刷存在感。但“快”却不代表“稳”。庞大的门店基数叠加高昂的运营成本,开得快却未必能保证回本。
更关键的是,供应链环节复杂,就导致品控容易发生疏漏,往年已有多起食品安全抽检问题被曝光。
图源:山东省人民政府
反观奥乐齐,虽然基本盘停留在上海,但单店营收抗打,品控稳定,优势就更为突出。
至于传统本土超市,劣势就在于太“散”。SKU看似丰富,却缺乏差异化,价格和服务就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
相较之下,奥乐齐深耕本地化积累口碑,再根据自有品牌立住门店特色,便能加深顾客印象。
从这几组“商战”对比中不难看出,奥乐齐并没有跟对手硬碰硬,而是找准了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逐一击破,走出了一条更符合中国打工人体质的道路。
写在最后
奥乐齐可能不是跑得最快的,但在琢磨人心这块,它可没有失手。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只有三个字:性价比。便宜不掉价,到哪都吃香,这种商业逻辑至少在奥乐齐的经营过程中站住了脚跟。
在上海,奥乐齐已经跑出了花路。但放在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它是否能复制上海的成功,能否在百家争鸣的价格战和渠道混战中一路长虹,还需要时间检验。
零售商超的本质不在于“谁跑得最快”,而是谁“跑得最长久”。奥乐齐的低价哲学,能否成为中国商超的“新范式”?或许可以交给时间来验证。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 上一篇:李愚原创诗词:【秋分】
- 下一篇:游猎风人在通勤 心存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