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赛道的男演员,已经不剩几件衣服了
发布时间:2025-10-28 16:50 浏览量:2
家人们,中午好。
短剧可能已经成了当代人最羞耻的爱好。
莫言老师沉迷赘婿和霸道总裁文,贾樟柯导演曾为短剧购入追剧神器;
人物还有篇报道为《一个中文系教授沉迷短剧的365天》;
不夸张地说,现在上到80岁的姥姥,下到上班上麻了的牛马;
白天大家上班装装正经人,下了班都着急回家看《盛夏芬得拉》。
从屌丝男逆袭接手百亿家业的剧情,到林氏嫡子追妻火葬场的套路故事;
短剧离谱,却越来越火。
歪嘴战神的短剧时代已经过去。
现如今的短剧赛道,是抽象、是癫狂,甚至还有点人心黄黄。
而现在的短剧,不光需要扔掉大脑,还要扔掉小脑。
短剧市场的角色精神状态“癫”,剧情更抽象到没边。
张嘴闭嘴离婚给你十个亿,每部剧都在亿来亿去。
人均是气血充足的路怒、超雄、耳光侠。
短剧里集齐了古希腊掌管大逼斗的神,反复扇,不停扇,正派扇完反派扇。
有的话不让说完,直接扇巴掌上去:
有一巴掌接一巴掌,一路扇出火花带闪电的:
还有小蛋糕糊脸上,一掌出去直接放倒四个人的:
纯靠肢体动作宣泄情绪的短剧,还只是基础操作。
一分多钟一集的剧情里,台词写得让我相信ai绝对无法取代短剧的编剧。
“她除了她老公,只有我一个男人”
“化成灰我认识,但化了妆的不行”
“这就是影响世界金融和政治格局的奥斯汀家族”
“贺庭洲,我cnm”,“不好意思,我没妈”
这么看发疯文学和短剧台词比起来还是小儿科。
最值得划入短剧史册的一个情节是,女主在屋里上吊,男主推开门说“屋里不让荡秋千”,说完抬脚把女主踹了下来。
听到这台词的瞬间,俺大脑皮层的褶皱被瞬间抚平;
脚趾头在地上都快磨平了,也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短剧不光台词小众炸裂,剧情也是一抽一抽的。
古装剧情搞出了真魔童降世,生孩子一胎生出了99个;
99个孩子堆成了牛肉卷,把霸总逆袭的故事都显得正常多了。
现代剧搞出了庖丁解牛实战版;
厨师隔空削活牛,镜头一转牛都成了骨架还在那吃草。
校园题材不再是恋爱脑超甜,而是把痔疮当成定情信物送给皓宸学长;
未婚先孕的桥段也被拍成了玄幻题材;
短剧里不流行日久生情,流行未婚先孕,甚至没见过对方就先怀上了。
单身多年的女人能一夜怀孕,原因竟是被一颗子弹同时贯穿男主和自己的下半身;
入职体检后突然出现孕吐,原因竟然是体检时被植入了富豪的精子;
而富豪精子竟是恶毒女配从富豪精子库偷的,原本女配是要给自己植入的,但医生手术时却搞错了手术对象。
咋说呢,这富豪精子库貌似比卢浮宫还好偷。
都市丽人冬日约会的噩梦也被短剧拍成了现实,甚至更超前。
有部剧女主死了魂穿到保姆身上,男主移情保姆上来就扒保姆的裤子;
“霸道总裁撕开了你的绒裤,撕开你的棉裤,撕开你的毛裤还有秋裤,霸道总裁无奈又宠溺的说道,老妹你穿这么多裤子干啥啊?”
真《洋葱般的女人》。
霸总是短剧绕不开的人设,但短剧霸总赛道反向拿捏观众,不光把霸总拉下神坛,还动不动把霸总当猴儿耍。
据网友们不完全统计,早期霸总人设有霸道总裁爱上变性的我、变态的我、绝经的我、养老院里的我、会易容术的我,还有给他戴绿帽的我。
最近有网友拍到一部新剧开机,片名就叫《霸道总裁爱上一身妇科病的我》。
看短剧之前,担心看多了这玩意会降低智商,看了以后发现压根也用不上智商。
互联网上甚至出现了“短门戒断反应”。
小刘作为重度短剧爱好者,感觉自己追剧的状态像中毒。
短剧app的播放列表里,她看过的短剧已经达到上百部;
追剧后发现时间流速变快了,想要戒掉短剧但只要躺下就控制不住自己,总想无脑刷剧。
和小刘一样的人大多都迷上了“又土又甜又好嗑”的言情类短剧。
土狗爱看的小甜剧情节,在短剧宇宙没有八集接吻定律;
一晚上两倍速你就能看完100多集男女主角爱恨纠缠的前世今生。
平均每一分钟能出一个接吻桥段,每集都能有四五次着火般的肢体接触,男女主翻面亲来亲去也是标配。
氛围感强烈也是这类言情短剧的卖点。
当长剧在注水剧情,把接吻镜头摇到树叶子上去的时候,短剧赛道已经做到让男演员脱无可脱了。
腹肌和台词是对女性观众的一大利器,而且剧情推进必须是反套路的才吸引人。
中等程度的短剧大多靠男女之间略带颜色的互动制造氛围;
爆款短剧则是不断满足观众对高质量内容的要求,用长剧手法生成“精品短剧”。
从运镜、演技、剧情到服化道,用做竖屏短剧的逻辑,收获碾压长剧的数据和流量。
再配合各种擦边台词,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身边朋友经常在短剧里听到大胆台词,一抬头发现字幕给擦边台词配的是“小可爱”,不仔细听根本发现不了钻了什么空子。
短剧题材上也是百无禁忌;
什么姐狗虐恋强制爱,双相躁郁阴湿男。爆款短剧的人设精准打中当下年轻人的爽点。
尽管对短剧本身的讨论仍是两极化,沉迷的人说它是解药,抵制的人认为它拉低审美。
不论如何,但从看不起短剧到如今短剧中毒。
与其拆解爆款短剧到底谁在看,不如想想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扔掉脑子拥抱短剧。
或许高质量短剧确实出现了,也变多了;
但更可能是短剧制造出的“虚无的欲望”迎合了这个时代的某种需求。
“更年轻的一代人,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漂流,没有确定的路线,面对的是无尽的不确定性”。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爱无可爱,我们的欲望不断下坠、性爱分离、情感降维。
当我们还在试着探讨短剧到底有什么意义,谜底可能就在谜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