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没有嫌弃月薪3000的你,你为啥要嫌弃兰州?

发布时间:2025-10-30 13:44  浏览量:2

兰州,已经在全力挽留大家了。

尽管很多人评价这座城市房价高、房租贵、工资低、产业差……来了赚不到什么钱。

但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这种情况现在很常态,不仅仅是在兰州。

现在的社交平台很魔幻,不说打造富贵人设的那部分人,就算是普通人晒工资单,怎么着也是月薪过万。

导致我们对标自己每个月三四千的收入,内心总有种失衡感。

而真实的月薪三千在互联网上,更像是一个供大家娱乐的热梗。

喜剧人们在综艺节目里这样描述自己:月薪三千未转正,每天买咖啡自费打工,头发越掉越多,秘密越守越累……这不是去打工,是自带生产资料去当公司的许愿池王八。

很多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接受月薪三千是现实。

大部分人的认知确实是:只要身体健康,受过一定教育,很少有月薪三千的,通常在五六千左右。

只有年纪大、没学历、没技能的工作,才会不到三千。

但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在招聘app上能收到的推荐职位,一般都是各种零售门店店店员、餐饮服务员、活动策划执行、新媒体文案、微信客服、文员……

薪资标注往往80%是三千起,10%是两千多起,剩下那10%超过三千,但极少有超过四千。

这还是真诚一点的公司,像那种标注薪资2000-10000+的,套路往往比薪资跨度还长。

这就是很多西北、西南省会城市,满大街可见的职业的月薪水平,它们躺在很多人的招聘软件里。

前段时间,涉及社保政策推进前,统计局公布了各个省份202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甘肃分别为101173元和52499元,同比上年,两个数据都有2.1-2.2%的增幅。

各行各业的年均薪资水准,大家可以对比查看。

2024甘肃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单位:元,%

2024甘肃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单位:元,%

和高位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这些省市,那是没得比了。

浙江的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超过30万元大关,达301889元,在各大行业中稳居第一。

31省市区2024年社会平均工资

但对比东北、西北、西南多个省份,数据其实相差不是很大。

很多人肯定要说,平均数据没有什么大意思,中位数才更有代表性,但是没有公开数据;还有更多人,表示自己不是在被平均就是在平均的路上。

不管怎么说,月薪三千的宿命,已经真实地降临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身上了。

无论你是在兰州,还是在哪里,这个薪资越来越常态了。

甚至不是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三千起步,而是很多人,打工十年,依然回落到月薪三千。

2015年的兰州,刚毕业的大学生,基础薪资就是3000起步,那时候的网络热梗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京津冀你得有好肺。

来源于都市剧、城市雾霾引发的探讨:主角们在北上广拼命工作,虽然表面上是个光鲜亮丽、每月有万八千收入的成功白领。

但也面对着几万起步的高房价、租房贵、交通差、加班晚、空气环境差、朋友少的强大落差。

当时兰州的地产项目,广告文案是:我在兰州刚刚好,何必羡慕北上广。

2015年的兰州楼市,8000多可以买主城地段相当不错的房子。

2016年,甘肃经济日报发文“逃离北上广,来我大兰州”。

文章罗列的数据显示:2016年,仅36%的应届生希望到北上广深工作,而在3年前,这一比例是51%。

在2016年应届生最愿意去工作的307个城市排序中,兰州位居第40位;而兰州大学2016年应届生就业竞争力在全国各大院校中排名第19名。

同居西北的乌鲁木齐位居第48位,银川居第62位,西宁则居第96位。

同样的2015年,一无所有的普通毕业生去上海、去北京,能找上的也是月薪三千起步的助理、编辑、文员等基础职位。

好点的,提供员工宿舍,差点的真是勉强养活自己,买房,那是相当遥远的词汇

当时,逃离北上广是一种热潮,很多人在大城市受挫之后又返回自己的家乡,类似兰州这样的城市。

总而言之一句话,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命运,在一线城市月薪过万是一种,在小城市月薪三千,也是一种。

我一个朋友,十年前刚毕业那会在兰州工资3000,过了几年月薪也涨到了7000块。但这个数儿拿了不到2年,又回到了3000起步的水平。

老板说,业务越来越少,公司这两年一直处于勉强运作的状态,只能集体降薪维持,要么就是大伙儿都得失业了......

同样的月薪三千,但是心境完全不同。

如今10年时间过去了,应届毕业生们在兰州找工作,月薪还是3000起步,还有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零底薪的销售、保险、主播……

十年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实习工作转正,因为要正规缴纳五险一金,到手收入反而下降一百块的时候,仍然对世界充满广阔的憧憬。

对职场上升之路拥有一份天真、理所当然的想象,认为自己很快就会月入五千、七千、一万、更多……

女生会幻想自己成为电视广告里的都市丽人,男生幻想自己终有一天成为霸总本总。

这是因为,十年前有预期,十年后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迷茫。

如今,我们大多数经过社会毒打的人,已经对当初向往的一切祛魅。

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价值评判,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几乎换了一套标准。

现在的年轻人主张:一分钱一分货,公司既然招我来,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我要让老板知道便宜没好货,加油!把公司干倒闭!

也许很多人在经历初次求职后,午夜梦回时暴怒:三千?狗都不干!

但现实就是,三千都不好找。

当互联网出现“xx后整顿职场”这个热梗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是一种阴谋。

现实中根本没有那么多整顿职场的传说,那都是自媒体起号的手法。认真,我们就真的输了。

当我们在各个层级的城市辗转几圈后,就非常理解,人生短暂的十年时光里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社会变化,也会因为在当时当刻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选择而发生连锁改变。

或者更追根究底地说,此时此刻的一切,都是环境大潮与个人性格双重作用下的结果。

房价高吗?租贵吗?产业好吗?在这里能挣到钱吗?这是大家判断是否要留在一个城市时,最关注的几个问题。

兰州的房价贵吗?看和哪里比了。

现在兰州的二手房、山上坪上、近远郊,月薪三千也能买。

八千多现在能横扫奥体板块,这几年,总价,月供、首付都降了,选择性比前五年高多了。

再不用说血亏大甩的二手房,想想那些房价腰斩的业主,他们150万买的房子,你现在100万甚至80万就能买到,不得大嘴咧到后脑勺啊?

或者有人要说了:我就看上最新的产品,最好的地段,单价一万二的房子,兰州的工资一年不吃不喝买个三四平,还不贵吗?

这语境要是放到深圳,他们会说,兰州人真幸福。

租房贵吗?几百块的城中村包容性很高。也别说住城中村有什么不好,北京月入3万的大厂人,住的也是城中村。

兰州公租房、人才房的政策,也在一直优化,找匹配自己的。

大家都要经历一个从没有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

兰州的产业好吗?必须承认这是个招骂的话题,但还是那句话,看跟谁比。

跟优质城市比,差远了,但是省内而言,省会定然是最佳的。

不是人人手拿去一线城市闯荡的剧本,也有很多人拿的是从小城到省会,最后安家落户,或者就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成长、上学、就业、结婚,生活一辈子的本子。

所以,月薪三千的普通人有很多,只能提供月薪三千岗位的城市也有很多。

当然,由月薪三千攀升到上万、几万的人也不少,从寂寂无名的小城,变成黑马城市的更不少。

这一切就是大千世界的一角,并没有什么好不解,甚至鄙夷和猎奇的。

无法接受,就主动做出改变,抱怨和焦虑本质没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