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端上了一碗「经济下行」的冷饭

发布时间:2025-09-10 05:51  浏览量:1

作者|Sevvie

怀念经济上行,经历经济下行,全球影视行业正在同此凉热。

时隔二十年,安妮海瑟薇再次以自己的经典角色 Andy 的形象出现在好莱坞片场——《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中那个误入时尚圈的小白。她踩着恨天高,背着华伦天奴的包,黑色墨镜难掩气场,迈着六亲不认的大跨步。此前,迪士尼曾多次放出消息制作续集,而影片《穿 Prada 的女魔头 2》终于在今夏官宣拍摄续集,原班人马回归,不出意外点燃全球影迷的热情。

如此经典 IP 复现在好莱坞电影行业并非个例,迪士尼出品的另一部续作《辣妈辣妹 2》可谓今年北美暑期档的黑马,在烂番茄上保持着 73% 的新鲜度,主演林赛罗韩的回归同样让影迷兴奋不已,彷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经济上行、一切都充满希望的年代。

纵观今年的欧美院线电影,熟面孔几乎贯穿了大荧幕:上半年有《碟中谍 8: 最终清算》,阿汤哥带着「系列收官之作」的卖点回归院线;随后《侏罗纪世界:重生》开启北美暑期档,《死神来了 6》《坏蛋联盟 2》等续集电影也顺势接棒暑期档。大热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 2》也早早放出先导预告,提前为下半年的档期预热。

不难看出,推出经典 IP 续集、多年后重启的保守方案已是好莱坞电影制作团队优先的集体选择,好莱坞似乎已经进入全面「续集」时代。

续集电影扎堆院线

不只是今年的院线片单,翻出近些年好莱坞几大电影制作公司的片单,续集电影就占了半壁江山。华纳在 2024 年推出科幻大片《沙丘 2》,派拉蒙影业还在持续开发手里为数不多的大 IP《变形金刚》,索尼则在开发《蜘蛛侠》全宇宙的路上越走越远。

大荧幕上清一色的续集电影、衍生或是重启作品,正在成为好莱坞应对行业寒冬的生存策略。

这一保守求稳的策略背后,是全球经济下行大背景下娱乐产业艰难度日的缩影。好莱坞的日子不好过,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迪士尼、华纳兄弟和派拉蒙影业三家美国影视巨头,裁员仍在进行时:迪士尼在全球范围内至少裁掉了数百个员工,派拉蒙陆续削减了本土数百个岗位,华纳兄弟也裁撤了电影集团中的五十余位职员。持续的裁员风波让从业者感到焦虑和恐慌。

此外,再加上此前演员和编剧工会的双重罢工,才刚从有史以来最大的行业震荡缓口气的好莱坞,又遭遇意外山火,多重打击下,好莱坞至今尚未从这些阴影中完全走出,行业的低迷状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内部动荡,外部政治环境也频添变数。

特朗普近期的关税政策提议也给本就走下坡路的行业处境带来新的危机,他在今年一度提出要对外国电影加收 100% 的关税,对于高度依赖跨国合拍、异国取景的电影制作公司而言无异是雪上加霜。海外合拍片的成本上涨,本就吃紧的利润不免进一步压缩。

行业收缩,已是既定事实。2024 年 Observer 的一篇评论文章犀利指出,电影产业的落寞不可避免。从 1995 年到 2009 年,六大美国电影制作公司平均每年产出 112 部电影,而在随后的 14 年中,这个平均数字锐减至 83 部。即便是一向以「慷慨」著称的买家 Netflix,也宣布将其每年制作的原创英语电影缩减到 20 到 30 部。文章进一步总结道,「电影工作室的日益整合、流媒体平台对原创电影的有效覆盖以及电视产业的相对兴起,都表明电影的必然收缩。」

面对不景气的行业,相较于原创项目投入与回报的不确定性,经典 IP 显然是更稳妥的安全牌。影视从业者们已不再愿意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冒险,与其没有好作品,丢饭碗是更令人恐惧的事。已被市场验证的经典 IP 有现成的观众基础,与其从零培养一批观众,重拍一部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品自然比建立全新概念更容易。大荧幕上的熟面孔能在短时间唤起和提高观众的好感和怀旧度,观众更乐意为自己熟知且喜欢的东西买单。

近些年影视剧续集、衍生作品、翻拍甚至真人改编几乎充满了大荧幕和流媒体平台。在续集热之下,有多元受众和多种媒介存在的影响,流媒体平台兴起后对内容的需求激增,翻拍和续集能在短时间内填满平台所需。此外更多是经济效益的考量——熟悉的内容能吸引受众订阅并让他们保持活跃度,同时续集和翻拍通常能带来额外的商业价值,从周边玩具到专属游戏甚至主题公园,漫威、《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商业价值不只体现在票房,其周边带来的价值更是形成了持续盈利的生态。

老本还能吃多久?

IP 之所以被持续重用,不仅是制作方出于经济效益的现实考量,也和 IP 本身的独特吸引力脱不开关系。

二十多年前的《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虽只是一部时尚爆米花电影,在内容上并未有太多深度,但凭借影片中高级亮眼的穿搭,至今为时尚圈所津津乐道,安妮海瑟薇所饰演的角色经历从职场小白到都市丽人的蜕变,也是不少年轻影迷梦寐以求成为的职场女性范本。

经典 IP 角色的成功塑造让观众愿意再次走进电影院,他们期待看到多年后角色发生了什么新故事,又或是经典故事在新时代的新演绎。

经典英式小妞电影《BJ 单身日记》便是如此。2001 年,影片第一部上映,此后的二十年间,从角色的三十岁拍到了五十岁——那个大龄单身女性 BJ 有点胖,时常犯迷糊,也没那么漂亮,身边却有两个帅气的男伴围着她转,单身女性对恋爱的幻想在影片中被一一实现。在 2025 年初电影的第四部续集中,BJ 已五十出头,中年丧偶,带着孩子和小她 23 岁的年轻男人谈起了恋爱,依然有观众为她买账。

电影《BJ 单身日记 4》

而时隔十四年,拍到第六部的《死神来了》依然不减其粉丝号召力,上映至今票房已累计 2.87 亿美元,创下该系列中的票房纪录。片中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死亡预兆和宿命论,至今还在持续吸引观众。

最近北美院线的黑马《辣妹辣妈 2》,其首部电影于 2003 年上映,这部讲述对抗路母女意外变错身的家庭喜剧,在当年便是小成本狂揽票房的代表,累计收获 1.6 亿全球票房。22 年后经典重启,当年的母女变错身升级为母女孙三代身体互换,8 月上映至今,已累计 1.13 亿美元票房,早已收回 4500 万美元的投入成本。主演林赛罗韩在经历一系列丑闻低谷后的状态回春也带来不小关注。

尽管已被多次验证续集电影的可行性,依然要看到安全牌并不一定意味着稳赢——经典 IP 珠玉在前,续集电影自然能很容易地收获超越一般剧集的关注度,相应也背负了来自观众、影迷的更高期待。

超人气 IP《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2》拍摄消息一经放出便引发热议,但拍摄路透释出后却饱受诟病:首先被吐槽的便是影片的时尚元素,原本穿 Prada 高定的安妮海瑟薇一身休闲装,被吐槽不像是女王,倒更像是穿 Zara 的牛马,即使一众原班人马回归,也难掩观众对其审美降级的失望。而《BJ 单身日记 4》虽保住了及格线的口碑,观众不免质疑:主演已经尽显老态,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大龄丧偶女性爱上小鲜肉的爱情叙事?

一边是续集电影被不断开发着,翻拍电影界也同样热闹。

近年来迪士尼将大量资源投入真人翻拍电影的制作,早几年前《爱丽丝漫游仙境》《沉睡魔咒》《美女与野兽》的大爆让迪士尼意识到保守主义的可行性。但随后的《小美人鱼》《白雪公主》,光是选角就无法服众,电影频频选用少数族裔演员来出演原剧中的白人角色,以此证明自己的多元和正确,而剧情上只是将动画内容原样复刻交由演员演绎。从口碑到票房的接连失败,也证明失去创新的模板化翻拍无法真正吸引观众。

更重要的是,续集电影扎堆热挤占了原创电影的生存空间,拿不到资金支持、更看不到电影制作完成后的前景,新人编剧、导演和原创项目更难施展才华。影院新片不断,内容却高度同质化,难有真正的创新。

1 号结语

好莱坞的电影续集潮,有全球经济波动、产业内部动荡和流媒体冲击的共同作用。也并非个例,内地影视制作公司也陆续推出续集安全牌——此前表现不俗的喜剧《年会不能停》第二部备案立项近期得到公布,备受瞩目的《流浪地球 3》邀请百亿票房演员沈腾马丽出演,在演员层不断加码。经典 IP 的确安全,既降低了市场投资的风险,也进一步延续与观众的联系,风险可控而回报可期,可谓不出错的选择。偶尔,还能创造如《蜘蛛侠 2》《指环王 3》等口碑远超前作的奇迹。

在拥抱原作、享受前作带来的红利时,也要看到的是,安全牌不会一直起作用:安妮海瑟薇新电影路透被频频吐槽,林赛罗韩即便保养有佳也难掩岁月痕迹,《BJ 单身日记》对爱情叙事的一贯推崇也一度引发争议——打情怀牌并非一劳永逸,过度依赖续集在无形中透支观众的信任,也挤占着原创内容的生长空间。曾有影评人开玩笑:也许几十年以后观众坐在电影院,看到的新东西也不过是《侏罗纪世界 25》《速度与激情 37》,一切新电影不是前传就是续集。好莱坞高管们在会议室里翻出曾在 20 世纪 90 年代大获成功的电影,讨论着翻拍、续集或是重启。

新瓶装旧酒或是炒冷饭,重点依然在电影本身讲了什么故事。当续作只是简单复制前作的公式,一味地卖情怀,靠原作光环吸引观众,而忽视影片本身质量,再多的原班人马回归最终也只会自砸招牌。IP 的价值并非取之不尽,当续集无法超越甚至难以企及原作所塑造的高度时,「炒冷饭」就成了一场透支情怀的必败冒险。

参考资料:

毒眸:《小美人鱼》惨败,迪士尼还想翻拍什么?

《主编浅度》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