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民的代表】江苏省人大代表费琳琳:架起“连心桥” 编织“振兴梦”

发布时间:2025-10-30 23:47  浏览量:1

video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民主实践扎根大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征程中,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活跃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用履职答卷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篇章。10月30日起,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江苏广电总台联合推出《我是人民的代表》系列报道,讲述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时代故事,触摸中国式民主的坚强脉动。让我们走进省人大代表费琳琳,听听她的乡村振兴梦。

直播镜头前,那位留着一头利落短发、说话干脆爽利的女主播,正是费琳琳。她是织梦家庭农场的“主理人”,也是第十四届江苏省人大代表。

每日清晨与傍晚,织梦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货车将地头刚摘下的“鲜货”运来,再发往长三角地区的各大商超与食堂。其间,总能看到费琳琳忙碌的身影。

五年前,费琳琳还是一名经营着5家美妆店的“都市丽人”。当初开办农场,本是为了回报养父母的养育之恩,但销路不畅菜卖不出去反倒成了父母“心病”。这让费琳琳萌生了回家帮忙的念头。

江苏省人大代表、泰兴市织梦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费琳琳说:“我原来从事化妆品和服装的,对营销这一块比较擅长,从刚刚开始的免费送到试吃,到只要买我们的蔬菜都要提前预订,后来左邻右舍村里的人都会说,琳琳我们家有10斤豇豆,我们家有5斤青菜,能不能帮我卖一下?就这样找我来卖菜的人越来越多,随之找我来买菜的人也越来越多。”

为了不辜负乡亲的信任,费琳琳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毅然回到家乡,全身心投入“卖菜”事业。然而,现实并非一路坦途,一度因为运输跟不上,菜农的菜送不出去,和商超谈好的供货也无法兑现。

费琳琳说:“看到他们那种渴望蔬菜能够被销售的眼神和无助,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一定要把菜农的菜出掉,这些菜是他们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开销。”

凭借这份强烈的责任心,费琳琳成功渡过了难关,积累下的好口碑也让她生意越来越红火。合作社吸纳周边1200多户种植户,有了可靠的采购渠道;“产品+电商+零售”的销售模式,凝聚起稳定的客户群体;“广陵织梦”品牌拓展了影响力。现在,每天蔬菜销量上百吨,年营业额超过1.2亿,带动180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泰兴市广陵镇大有村村民张复艳说:“这份工作很好,既可以陪伴孩子,也可以照应家里的老人。现在每年还有2万块钱收入,跟着琳琳后面干,生活就像葡萄一样越来越甜。”

费琳琳说:“很多事情你真的去付出了,大家都能看得到。从刚刚开始菜农有什么卖什么,到后来我们规模种植、订单种植。从刚刚开始我们只有一家商场,现在有上千家商超。我相当于是一个连接桥一样的,我得把桥梁给搭好。”

费琳琳口中的这座“连心桥”,在她2023年成为江苏省人大代表之后,变得更加宽阔。小到村口铺设水泥路,大到争取“新农人”发展政策,“有事找琳琳”成了乡亲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在工作中收集民情民意,还每个月定期召开“代表接待日”,认真整理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

泰兴市延龄街道新能源城市花园居民陶立新说:“每个月都要到我们这里来采访民意,解决了我们很多很现实的问题。现在身边有了人大代表,感觉心里更踏实了,幸福生活就有了奔头。”

作为来自“三农”一线的省人大代表,费琳琳始终努力为基层发声,推动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诸多实际问题。

费琳琳说:“乡村振兴它必须要有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今年的1月份,我提的是关于建立区域性新农人联盟这个平台,这个平台相当于是‘新农人’的‘娘家人’一样。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然后抱团取暖。”

费琳琳的这一建议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的积极响应和重点办理。今年五月,泰兴市成立了“新农人”发展联盟,省里提出,将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引导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培训提升、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产品对接等作用,形成“头雁”效应,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费琳琳说:“现在你会看到00后、90后、80后在种地的也很多,所以我看到了一种力量,推动我们乡村振兴焕发新的活力。”

助农直播主播何翠萍说:“在琳琳姐的带领下,我接触了蔬菜这个行业,以前我都不认识这些蔬菜,现在对这些蔬菜真的是如数家珍,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品质这么好的蔬菜带给大家,为乡村振兴做一份努力。”

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这是费琳琳心中的愿景。在她的“织梦”版图中,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全新蓝图正逐渐清晰——民俗体验、农耕研学……这里是乡愁的起点,承载着富民的期待,更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灿烂明天。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罗聪懿 李泽灏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